走出心灵的荒野
2020-10-27 11:39
作家歌德曾经说:“读一本好书,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。”我早已习惯通过看书来度过最舒适的时光,和作者一同开启一段迷人的旅程。前一阵我看到豆瓣的推荐,无意偶遇了《走出荒野》这本书,我是被封面的女性吸引的,她叫谢丽尔·斯特雷德,封面上的她背着西方人常见的旅行大包,走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中。
面对母亲的突然离世和自己婚姻的失败,可能普通人会选择封闭自我,缓慢疗伤;或者转移注意力,让自己淡忘伤痛。谢丽尔面对生活的不如意,她却抱着拼死一搏的决心,独自一人,沿着太平洋屋脊完成了一次极具挑战的徒步旅行。94天,1100英里,她从痛苦迷茫到内心逐渐笃定,再到最后的平和从容,一路上,她跋涉过荒漠高山,眺望着长河落日,仰望着篝火上方的星空,遇见了一个个有故事的人。一步一步,她剖开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痛,毫无保留。当那些痛苦,离别,不舍渐行渐远,她最终看开,在万事万物中,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前言的这一段文字,莫名打动了我,翻开书细细品,我随着作者一同完成了这场从痛苦迷茫,到坚强笃定,甚至是享受过程的旅行。谢丽尔要走出的荒野,不仅仅是步道沿线的荒野,更是她站在无助的人生路口,迷茫孤独的生活状态。
其实,我们谁没有走过这样一片荒野呢?只是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份勇气和洒脱,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工作的不顺,婚姻的不易,子女的牵挂,内心的不静,我们每个人都在徒步走过看不见的荒野,走不出去的人困在其中,等人救赎或者留在原地;大部分人,还是怀着对生命最原始的热爱和坚韧,走出荒野,做回真实的自己。
2020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,让我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和状态。因为可以居家隔离,我十分难得有了一次做自己事情的机会。那段时间,我放空心灵,专心致志地读完了这本书,我仿佛也看到自己徒步在太平洋屋脊步道上,背着那个被作者戏称为“怪兽”的一人高背包,独自面对黑熊,响尾蛇,美洲狮,雪山,沙漠,严寒,酷暑,孤独,无助甚至绝望,但依然坚持了下来,最终不仅走出了天地之荒,还以一种平和享受的心态写下回忆和感受。我觉得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非凡的勇气,把很多的“意难平”都暂时放在脑后。毕竟第一次面对这么刻骨铭心的疫情,每天都上演着生与死,在生与死面前,还有什么称得上“大事”呢?
希望每个人都能走进荒野,让心灵澄澈,让精神空灵,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旅行;更希望每个人都能走出荒野,释放沉淀体内的灰尘,看透生命的本质,做最好的自己。(龟兹矿业常孟豪)
编辑: 郎万彬 责任编辑:李瑾瑜